1. 广州化妆品原料批发网首页
  2. 化妆品百科

解读国家药监局发布的16种美白祛斑成分,一文搞懂哪种适合你

’大牌同款’/  

我是徐百博士,纳米无痛导入技术发明人。深扒成分,严谨美容,关注我,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护肤,以理性的方式让自己变美。

本文阅读需4分钟,一文就能搞懂市面上常见的美白成分。

不想读完的,直接看这张图就可以啦:

2020年7月15日,国家药监局在官网的化妆品科普栏目中发布了《理性认识和使用祛斑美白类化妆品》一文,其中提到了16种具有美白祛斑的成分。

文中提到的,按照化学结构和来源分,常用的祛斑美白活性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:

1.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;

2.间苯二酚类;

3.有机酸类;

4.植物提取物类。

一.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

知识点——维C的必要性

人体本身是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,所以我们需要吃维C,皮肤上也要涂抹维C,才能保证身体棒棒,皮肤也白白。包括促进胶原蛋白生长、抗炎、抑制黑色素生成、抗氧化等等,想要白到发光或者永葆青春,那维C应该是必不可少的。

知识点——为什么要发明维C衍生物?

纯维C缺点不少,包括肤感、刺激性、吸收度、稳定性等等,各大品牌的产品想要用维C,其实不太容易,所以这么多年来,诞生了很多维C的兄弟姐妹们,也就是所谓的维C衍生物。

1.AA2G抗坏血酸葡糖苷,是第一代维C衍生物之一,小黑瓶和小灯泡主要的功效型成分。

发明他们的原因,就是为了让其更稳定,

衍生物AA2G转化成维生素C进入肌肤细胞后,能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,进而减少黑色素形成。

缺点呢,就是透皮吸收率和转化率一般般,算不上功效很强。

另外稳定性也没有特别高,在高浓度下还是会变色。

于是,就有了后面的次生代维C衍生物了。

2.VC-IP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3-O-乙基抗坏血酸

在这些衍生物中,抗衰老最强的要属于VC-IP(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)了。

因为他是油溶性的,可以比较快的进入皮肤底层,快速被皮肤吸收,见效快。抗氧化之余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,而其他Vc衍生物大都是水溶性的,跑不远,更多的是再表层起到单纯抗氧化作用。

Vc目前用的比较狠的是法国的果酸品牌迪玛丝缇C30和C25,伊丽莎白雅顿维C胶囊,或者城野医生的377美白精华里面都含有VC-IP。

目前来看,最大的缺点就是贵!它也是Vc家族里最贵的成分了。但凡成分表里有它的护肤品,都不会太便宜。

解读国家药监局发布的16种美白祛斑成分,一文搞懂哪种适合你

3-O-乙基抗坏血酸和是资生堂、科颜氏等品牌偏爱的成分。3-O-乙基抗坏血酸和VC-IP共同特点就是效率高。既有VC多元化的护肤效果,又能保证稳定性和渗透性,根据原材料商的临床实验,添加量在2%的使用28天后可以比较明显的提亮肤色。

3.抗坏血酸磷酸酯镁/抗坏血酸硫酸酯钠

第三代维C衍生物,用的品牌不多,公开资料和文献也很少。

它们各有各的特点,总得来说,要么是在渗透性上较一代二代更强,可以低浓度达到更高效果;要么是在稳定性上很高,可以储存更长时间。

各大厂家的高端线或多或少都加了一些,但目前大多不是主打成分。

总的来说,大家可以抱着尝试的心态来试试。

二.暴力美学——间苯二酚

知识点:氢醌也就是对苯二酚,作用用一个字来形容:「猛」。它是皮肤科专家开给那些有强烈淡斑美白需求人群的,是「皮肤美白」这个领域内的扛把子,外用美白成分中的最强选手。

但是氢醌的副作用也比较明显,虽然医学上现在认为一定浓度下风险可控,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。

当一个成分虽然有效,但又刺激性太强的时候,怎么办呢?氢醌也是一样,氢醌的刺激性太强、安全性对于护肤品来说问题太大,于是大家就想方设法开发了氢醌的衍生物。

1.苯乙基间苯二酚(377)

虽然安全性目前普遍觉得没问题,但是刺激性还是有的,常见会刺痛,建议刚开始尝试浓度不要太高。

2.4-丁基间苯二酚

4-丁基间苯二酚是POLA宝丽比较喜欢用的美白成分。据品牌自己说,美白效果不输于377,且刺激性更小。

当然,价格不用说,也是媲美377,贵就完事了。

有机酸类

知识点——历史悠久的有机酸

曲酸自从被发现以来,最先被用在食品、医药、农业等领域。在食品领域,可用作食品添加剂,起到保鲜、防腐、抗氧化作用。后来,有研究机构发现,“曲酸”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,可以淡化色斑。这个应用被发现后,“曲酸”开始作为皮肤增白剂,广泛应用在美白、淡斑产品中。

凝血酸(又名氨甲环酸/传明酸)是上个世纪日本研发的止血剂,且广泛存在于大自然(难以进行专利保护,导致现在出现在化妆品种价格亲民)有医生在使用传明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时,意外发现病人全身变白了!从1979年开始,Nijor医生率先报告口服传明酸治疗黄褐斑有效。

1.曲酸

曲酸被誉为“氢醌”之后,美白的黄金标准。

曾一度被认为有致癌性,经过几十年的研究,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,在限定范围以内,在化妆品中应用是安全的。

后来又被怀疑加在化妆品中有致敏性,虽然后来有研究机构出来证实其安全性。

但负面新闻不断,加上和曲酸容易在光和高温种分解、氧化,导致现在用曲酸的品牌很少。

2.凝血酸(传明酸)

  • 传明酸:似乎是台湾过来的音译(Tranexamic acid),又有“传递明亮肌肤”的意思;
  • 凝血酸:中国化妆品名录里面的正统名字
  • 氨甲环酸:作为处方药物的标准名字

用传明酸的品牌资生堂算一个,但比起在化妆品中的应用,传媒酸医学上它的名气更大。

好用归好用,传明酸临床上要么是注射、要么是口服,直接涂抹吸收率很低。于是, 开始用无痛无创的纳米微针,来透皮吸收传明酸。

纳米导入仪器因吸收好、风险低而风靡美容院。

植物提取物

1.光果甘草(GLYCYRRHIZA GLABRA)

据厂家说,美白效果远超VC和氢醌,一般在护肤品中添加量不会很高。除了提纯难度导致的价格原因,自身几乎不溶于水,且通过皮肤屏障的能力很小。

2.小构树(BROUSSONETIA KAZINOKI)根提取物/母菊(CHAMOMILLA RECUTITA)花提取物

作为为数不多具有抗炎作用的美白成分,护肤品中添加它,主要可能还是为了它具有抗炎性,可以维持皮肤稳定。已达到预防色素沉重的目的。兰芝、雪花秀等品牌均有该成分,但都不是主打成分。

母菊花的别名就是洋甘菊,同样有消炎抗菌作用,添加在护肤品中主要也是为了维稳。

其他

1.红没药醇

化妆品中主要使用的红没药醇, 多是从春黄菊精油或各类精油中提取。

听起来和母菊提取物有几分相似,主要功效也是抗菌维稳,兼具一定的美白作用。

2.熊果苷

因为天然的熊果苷比较少,熊果苷的原料多是氢醌转化而来,而氢醌对皮肤有很大的毒副作用。熊果苷添加在护肤品中,有这种转变成氢醌的潜在危险性。一般以复合性美白的成分出现在护肤品中。

  • α-熊果苷:α-熊果苷安全性、美白效果、稳定性较好;
  • β-熊果苷:原料便宜,单价不到1000元/千克。而α-熊果苷的原料单价为4000~8000元/千克;
  • 脱氧熊果苷:稳定性不好,较少用;

3.烟酰胺

烟酰胺的盛名之下,到底有没有广告说得那么好。

其实相比于烟酰胺的美白功效,令它声名大震的原因,主要是因为它兼具了抗氧化、抑痘、抗炎、抗皱、有副作用但可以接受的广谱性。

4.4-MSK(4-甲氧基水杨酸钾)

4-MSK这个成分是传明酸之外,资生堂的另一大法宝。

兼顾了抑制黑色素生成和加快角质细胞代谢两种作用,类似于我们自己用美白+刷酸的原理。

欢迎在【评论区】讨论:

你用过的哪种美白成分效果好?

你又对哪些美白成分有不良反应呢?

原创文章,作者:boge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nzheyoupin.com/?p=28174

联系我们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QR code